珍爱生命,预防溺水|生命只有一次,安全伴君终生。
2023-05-26 16:48:4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邹玲 | 作者:邱瑜伟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551

夏季即将来临,

气温逐渐升高,

不少孩子爱去水边玩耍。

但水边玩耍安全隐患多,

极可能导致溺水事故发生。

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呢?

一起来学习这些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吧!


孩子们应该要做到“七不两会”


“七不”

1、不私自下水游泳。

2、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。

3、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。

4、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
5、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。

6、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、河等游泳。

7、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

“两会”

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、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。

会基本的应急自护、自救方法。

家长们自己应做到“四知道”


“四知道”

1、知去向。知道孩子的去向,以防所到之处有危险。孩子过晚未回家时,能够及时找到孩子。

2、知同伴。知道孩子的同伴是谁,以防找不到孩子的时候,可以咨询孩子的同伴,得知孩子的下落。

3、知归时。知道孩子的归时,如果孩子到时间没回来,要及时寻找孩子,确认孩子是因为贪玩还是有危险未归家。

4、知(活动)内容。知道孩子去干嘛,孩子还小,有些未知危险不能及时察觉,若孩子要玩的事情比较危险,可以及时制止孩子。

     家长(监护人)是防溺水的第一责任人,应常教育、多陪伴,切实履行监护责任。特别要加强对孩子放学后、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看护管理,加强自有水塘的安全管理,避免孩子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。家长尤其要注意,在带小孩外出游泳、戏水、钓鱼、摸螺、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时,要严防溺水事件的发生。


但万一还是不幸发生了溺水事件,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?

01
如何辨别溺水?

1、溺水者的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,呼救声音断断续续。

2、看起来不像溺水,只是在发呆,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,就需要施出援手。

3、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,一旦安静无声就要立马警醒。

02
一旦发生溺水该如何自救?

1、保持冷静的头脑,避免惊慌失措,发现周围有人时要立即呼救。

2、不要害怕沉入水中。当人落水或发生淹溺时,会产生极大的恐惧,因此就会本能地通过各种挣扎措施,如双手上举或胡乱划水等,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。

3、发生溺水时要放松全身,去除身上的重物,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,仰头将脸浮出水面,同时要睁开眼睛,观察周围情况。

4、发生呛水时要尽力将自己的口鼻浮到水平面以上,避免在呛咳过程中再次吸入水分。尽量克制咳嗽感,一边小幅度咳嗽一边调整呼吸,待气管内的水分被排除后呼吸就会恢复正常。

5、发生抽筋时,千万不要慌张。若小腿抽筋,应先吸一口气,使身体呈仰卧姿势,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,用力向上拉,使抽筋腿伸直,并用另一腿踩水,另一手划水,帮助身体上浮。若大腿抽筋,可同样采取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。若两手抽筋,应迅速握紧拳头,再用力伸直。

03
发现有人溺水时,我们应该怎么办?

1、发现有人溺水时,首先应保持理智,不要盲目做出错误的决策。

2、小朋友不能下水营救,应立即大声呼叫大人,寻求帮助。

3、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,如绳、竿、救生圈等工具施救,也可将衣服连在一起当成绳索。注意不要盲目扔,要先大声呼喊提醒溺水者,以便能抓到。

4、水性好且有十足把握的大人下水营救时,一定要大声告诉溺水者不要惊慌,有人在救你。不要从正面接近溺水者,防止被溺水者抓抱。若被抱住,应放手自沉,溺水者便会放开。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背后或潜入水下,从其一只腋下绕过胸部,然后握住其另外一只手,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向岸边,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将其拖带上岸。

    (学生儿童群体注意千万不能私自下水营救!)




责编:邹玲
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